本報訊(記者李銳 通訊員楊蘭)“紅豆生南國,春來發幾枝?願君多採擷,此物最相思。”近日,學工科的留美女生張婧予在QQ上與記者剛聊幾句,就冒出這首唐代詩人王維的《紅豆》,“小小的紅豆酥,於我,已經是家的味道的代名詞了。”
  張婧予今年23歲,家住青山紅鋼城。去年6月,她從武漢大學畢業後,赴美國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攻讀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專業研究生。張婧予笑稱自己是武漢“土著”,直到踏出國門之前,都未曾離開過家鄉。她說,當她隻身來到美國,與祖國隔海相望後,才開始真切想念家鄉的紅豆酥,才明白為何紅豆最相思。
  第一次與紅豆酥結緣是在2008年,那年張婧予念高二。有一天下午,“死黨”老陳帶了綠豆酥去學校,被同學們一搶而光。老陳看著大家嘴饞的樣子丟下一句話,“其實這家的紅豆酥還好吃些,就是個頭大了點沒好帶來。”
  問清楚店鋪在哪後,張婧予在一個周日下午和父母一起慕名前往。剛出爐的紅豆酥,熱熱的,皮格外酥,一口咬開裡面夾著紅豆餡和椰絲。甜甜的,卻又一點都不膩,糖度掌握恰到好處。走在路上,張婧予一下“乾”掉兩個,全然不顧老爸提醒,“少吃點喲,莫吃飽了晚上粉蒸肉就吃不下了咧”。
  張婧予說,後來就經常跟爸媽一起散步去買,還買一些帶給姑媽舅舅們,甚至去年到上海姨媽家過春節,也沒忘記買上一些帶去上海。一家人圍坐取暖爐邊,吃著紅豆酥,看著央視春晚,心裡甜甜的。
  今年春節,張婧予是在美國過的。儘管和中國同學們經過一番自力更生,大家包出了黃瓜雞蛋、豬肉大蔥、豬肉香菇等好幾種餡的餃子,圍坐在一起邊吃邊看春晚,笑得人仰馬翻之際,她卻感覺少了點什麼。她說,也許是少了在家看春晚時,大人們在一旁聊天鬥嘴的嘈雜,也許是少了拜年短信帶來的手機不停震動……而最簡單的,也許就是少了一塊紅豆酥,能讓你在滿足地咬上一口之後,聽到爸媽一句“晚上睡前還不少吃點”的關心提醒。
  張婧予說,家的味道其實很簡單,它就是這紅豆酥的香甜回味。每每想家的時候,抬頭望望天空的月亮,眼眶濕潤,感慨現在她才能讀懂王維的這首詩,一如這紅豆。  (原標題:武漢留美學子舌尖上的鄉愁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f82wfgu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